供稿:党委宣传部 审核:王春玲 日期:2020-05-22 点击量:7674
5月22日上午9:00,学院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在院部三楼会议室召开,集中收看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学院创办人、董事长张兆华,院长雷庆,党委书记程军及学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党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与会同志认真聆听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从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等8个方面向大会报告了政府工作。
为了战胜疫情的需要,今年全国两会推迟两个多月举行,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现在两会时间顺利开启,本身就是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显著标志,展现的是中国能力、中国信心、中国前景。对于今天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学院理论中心组的部分同志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副院长臧玉萍认为,李克强总理的报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总览全局,把握关键,心系民生,凝聚民心,特别是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让教育资源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作为民办教育工作者感到十分振奋,对民办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充满信心。李克强总理特别指出“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紧迫,责任重大,必须用“两会”精神武装思想,鼓舞干劲,务实担当,攻坚克难,为统筹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不懈努力。
党委副书记兼学生工作部部长周丹认为,两会召开原本就是令人瞩目的大事,而今年的意义又有深刻的新的重大意义,聆听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言一词,抗疫、就业、脱贫攻坚、减税降费……这每一个话题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国家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真是不容易,作为高校教师深深地感觉到了肩上承载的责任和使命。
院长助理兼党委组织部部长贺同华认为,今年两会极不平凡,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关头,又面临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时期召开的。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但是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听到的更多的是信心和希望,因为这些来源于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我们能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坚信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一定充满希望。
院长助理兼院长(党委)办公室主任李晓科认为,李克强总理讲到“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教育公平发展重视,更加以人为本,教育资源将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振奋和鼓舞,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院长助理兼招生就业处处长王爽认为,听完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都是利国利民的实实在在的举措。总理要求“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话暖心又给力,更期待祖国与人民的美好。只要我们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奋力前行,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按照学院的统一安排部署,广大教职工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收听收看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开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