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法学院 审核:王春玲 日期:2025-04-23 点击量:1741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术能力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近日,法学院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三场系列专题讲座。这些讲座不仅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而且紧贴时代脉搏,为法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
3月31日,法学院院长助理李爽教授在阶梯教室A以《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为题拉开了系列讲座的序幕。李爽围绕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法治建设的深层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分析框架,提出了吉林省特色化法治保障对策。她认为,新时代人才需以“专业筑基-实践赋能”的双向路径主动对接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她还勉励学生们深入专业学习,积极投身实践。此次讲座使大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为法学院学生未来的学术道路指明了方向。
4月7日,学年论文专题讲座在教三510举行,主讲教师薛贺文博士从学年论文的重要意义、内容阐述、格式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为学生们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会上,李爽强调了选定题目、编写提纲、收集材料和练习排版等四个方面的要求,为学生们接下来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更为他们撰写高质量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基础。
4月18日,在模拟法庭,刘海超老师带来了题为《智能革命与法律未来:从科技浪潮看人工智能的学习与生活重塑》的精彩讲座。刘老师从科技革命与人类文明的演进、科技浪潮下的人民生活变迁以及人工智能的概念、技术与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着重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法学专业工作学习与生活的重塑作用。此次讲座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的迅猛态势和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深远影响,也激发了他们对法学与科技交叉领域的浓厚兴趣。
随着三场系列讲座的圆满落幕,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些讲座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法学院将继续搭建更多学术交流平台,全方位助力学生在学术研究领域不断精进能力、拓宽视野,为推动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迈向新高度贡献力量。
初审:高雪妮
复审:孙延辉
终审:王春玲